•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1985

    主演:迈克尔·J·福克斯,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莉·汤普森,克里斯平·格洛弗,托马斯·F·威尔森,克劳迪娅·韦尔斯,马克·麦克卢尔,温迪·乔·斯佩博,乔治·第桑佐,弗兰西斯·李·麦克凯恩,詹姆斯·托根,J·J·科恩,凯西·希玛兹科,比利·赞恩,小哈利·沃特斯,唐纳德·富利洛夫,丽萨·弗里曼,克里斯滕·考夫曼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星际之旅:木星计划

    • 正片

      小小乔

    • 正片

      小强大战外星人

    • 正片

      海星

    • 正片

      无重力男子

    • 正片

      来自火星的她

    • 正片

      高斯奥特曼 日月第一击

    • 正片

      复仇者联盟(原声版)

     剧照

    回到未来 剧照 NO.1回到未来 剧照 NO.2回到未来 剧照 NO.3回到未来 剧照 NO.4回到未来 剧照 NO.5回到未来 剧照 NO.6回到未来 剧照 NO.16回到未来 剧照 NO.17回到未来 剧照 NO.18回到未来 剧照 NO.19回到未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布朗博士(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Christopher Lloyd 饰)总是有些稀奇古怪的发明。在一次试验他发明的时光机器时,他找来了忘年交高中生马丁(迈克尔•J•福克斯 Michael J. Fox 饰)。岂料实验过程中博士被歹徒杀害了,马丁慌乱中架着时光机逃跑,回到了30年前。  马丁遇到了30年前的父亲乔治(克利斯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饰)和母亲洛莲(莉•汤普森 Lea Thompson 饰)。马丁一边找寻30年前的布朗博士,好让自己回到未来;一边尽力撮合乔治和洛莲,以免自己在以后消失了。但乔治为人懦弱,马丁在撮合过程中弄巧成拙让洛莲爱上了自己。还有令人讨厌的贝夫从中作梗,令马丁恼怒不已。  马丁周旋在他的双亲之间,还要尽快找到博士,想办法回到未来……

     长篇影评

     1 ) 关于剧情的几点感想

    1、男主穿到30年前,被妈妈爱上,与爸爸成为朋友(神助攻),几年后妈妈生出来男主,结果长得和爸爸的朋友兼情敌一模一样。心疼爸爸。

    2、男主回到过去,意外导致父母不能结合,那么消失的岂止是照片上的哥哥姐姐与自己,照片本身也不应该存在了,不是吗?

    3、男主成功从1955回到1985,早了几分钟到达,这时1985出现了两个自己,并亲眼见证那个自己穿到了过去。那么,那个自己又将经历一番波折,但是我们从之前的观影中可以看出,男主能够撮合父母,能够让父亲扬眉吐气不再窝囊,甚至能够回来,都充满了偶然性,过去还在被改变着,现在的一切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一次男主偶然将家庭未来的状况变好了,焉知下一轮回,是否会变得更差――如《蝴蝶效应》这样可怕。

    4、博士得知自己在三十年后会被恐怖分子枪杀,只穿了件防弹衣???就不怕被射中头部吗?怎么说也不能和恐怖分子打交道了啊,为了时光机的原料与能量,为了科学,也是拼啊…就不能好好研究如何收集闪电吗~

    5、影片结尾,博士从三十年后的未来,来到1985,时光汽车都能飞起来了,这是80年代的人对未来三十年的期许。现在是2017年,我们还整日在路面堵堵堵,哎呀羞愧难当啦!

     2 ) you ever wish you could go back in time?

    当我高速穿行在东京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隧道中时,不管是陆上的,海底的,些许昏暗的隧道中,每一轮桔红色交织着白色的光环在车窗两边高速一闪又向后飞奔而去,这一缕缕光线因为相对高速移动着而显得意外耀眼,因为接踵而至又显得充满希望,车子在这曼妙但又飞速逝去的气氛中轻盈向前无限奔跑,每当这时我都会恍惚想起“Back to the future”这部电影,假想车子光速行进的前方将会喀嚓一个大闪电,腾空一跃驶进一个古老的年代,或者呼咚一陷,掉进一个宇宙黑洞,闯入遥远未知岁月......
    尽管之后我无一例外地正常驶出隧道,可这部电影从它诞生日起便赋予人们现实以梦想的彩色斑斓至今毫无逊色,科幻梦一定无数次令那个年代的人们激动无比。某日夜,我心血来潮翻出来这部电影一气呵成的看完,又一次感受到那个八十年代的科学思想悸动源于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憧憬与幻想,对于偷偷远去的爱情和亲情人们非但没有忘记反而不断努力亲身改变或者改善,我想这应该来自于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与反省,这种出于感性的理性思考让情与理重新进行组合,回到未来这看似矛盾的思维似乎以此得到延伸发展......
    “Back to the future”一部看完以后让人充满力量的电影。在这个宣扬个人微观情感至上的世界里需要一些带着科学色彩的人性关怀。

     3 ) 一次穿越,两个时代——从里根回到艾森豪威尔

    80年代的美国,在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中,是一个正在和解中的美国。这种和解,是要修复60年代的运动和70年代的分裂所造成的美国创伤。

    于是80年代的好莱坞讲述着两代人和解的故事。1982年的《金色池塘》里,不仅亨利·方达所扮演的爷爷与孙子达成了互相理解,同时也与自己不管影片中还是现实中的女儿,简·方达,也达成了互相原谅。1983年,红极一时的《星球大战》系列也迎来了自己的最终章,在这一部里,邪恶的父亲黑武士,终于被自己的儿子卢克所感化,他牺牲了自己以拯救儿子。

    1985年,还有一部影响深远、以隐晦的意思表现两代人和解的电影出现了,那就是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的《回到未来》。

    马丁原本有着一对让他不幸的父母:他的父亲懦弱无能、唯唯诺诺、一事无成,而他的母亲则保守、死板、发福。然而这一切,都通过他穿越回到30年前,也就是1955年,而将历史改变了。他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有勇气而成功的人,他的母亲也变得开明而富有生气。

    泽米吉斯曾经说,他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美国的观众们,未来并未注定,通过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正如影片开头,当马丁被老师嘲笑时,他信誓旦旦地说:“历史可以改变。”

    这种从颓废中重新焕发生机的努力,正是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所尝试做的。里根的支持者盛赞他振奋了美国人在1980年面临的低昂士气和挫折感,这的确是里根所希望的。

    1984年共和党的竞选主题里,里根提到,长夜已经过去,现在已是“美国的清晨”!他要唤起人们对美国的重新认同,让全国更加团结,并告诉所有美国人他们即将看到一个崭新的开始,一场经济和精神上的新生!

    焕发新生和重新开始,这是1984年里根连任总统时倡导的观念。里根本身也许就象征着从70年代的分裂创伤中恢复过来的人,不要忘了,1981年,可怜的里根被人刺杀,不过幸运的是,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被刺杀后没有身亡的总统。而那位刺杀者,正是受到新好莱坞小子马丁·西科塞斯的电影《出租车司机》的鼓舞,而犯下了罪行。

    里根从创伤中恢复了过来,并且,他重新站起来了!里根认为,美国,以及所有的美国人,都应该像他一样,从60年代和70年代的创伤中恢复过来,重新拾起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自信和昂扬精神。

    如何从创伤中恢复过来呢?除了像《金色池塘》和《星球大战3》那样进行两代人的和解,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重塑历史!

    《回到未来》并不是1985年唯一一部这样做的电影,同样是1985年,史泰龙携自己大受欢迎的力作《第一滴血2》回来了。与1982年的《第一滴血》一样,故事中那位从越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的英雄,再次大显神威。《第一滴血2》比第一部更加大胆,因为兰博这一次回到了越南,而且,这次,他获得了胜利!

    在这部影片的刚开始,兰博就问他的长官:“这次我们会赢吗?”答案是会!如果说1975年美国在“越战”上遭遇了失败,那么1985年,兰博在银幕上替美国赢了回来,他单枪匹马干掉了一个连的越军,解救了一批美国战俘。

    里根看完这部影片后拍手叫好。在黎巴嫩恐怖分子释放了39名美国人质后,里根宣称:“我昨晚观看了《第一滴血》,我知道下次再发生这种事时该怎么办了。”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回到未来》的故事吧,从1985年穿越到1955年的马丁,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次穿越意味着一场抹除,将从1985年到1955年的60年代、70年代全部抛弃掉了,剩下的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对话。

    1955年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艾森豪威尔假寐期”,从1953年朝鲜停战到1957年。这是老一辈美国人最怀念的一个时代,大萧条已经结束,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日趋富裕,更重要的是,民权运动和青年文化还没有展开。

    即使是后来进行革命的小青年们,对于这个时代也充满了憧憬,比如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这位科波拉的小哥们,在这部青年电影中,却罕见地放入了更多的温情暖意,没有激烈的对抗、没有愤怒的呐喊,只有青年男女的一夜狂欢,以及狂欢后的淡淡忧伤:因为那是1962年,艾森豪威尔的连任结束了,越战增兵开始了。在影片的最后,卢卡斯用字幕告诉了观众那些青年的未来,其中一位在越战中死掉了。

    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50年代中期是美国最后的“黄金时代”,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只有对抗和创伤。而进入80年代,里根要重新恢复这种辉煌。

    在《回到未来》中,里根与1955年的对话是一直存在的。当马丁穿越回到1955年,他看到小镇中心的电影院里正在上映一部里根主演的西部片《牛仔皇后》(Cattle Queen of Montana,1954年)。而当马丁找到布朗博士,布朗博士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来自1985年,那你告诉我谁是那时的总统?”马丁回答说是里根,布朗博士说,演员也能当总统?

    而从故事的层面看,马丁与他父母,在影片的一开始无疑是处于一种分裂、创伤状态的。马丁目睹自己的父亲被人欺辱,那个懦弱的、抬不起头来的中年人,是经历了60年代和7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但当马丁,来到了1955年的美国,那个还处于“黄金时代”的美国,他改变了他的父母,让他们不会犯下60年代和70年代的错误后,当马丁再次回到1985年,神奇的和解与辉煌出现了!马丁的家族变得显赫,马丁的父母变得善解人意,并且,马丁的父亲恢复了自信和尊严,属于美国人的自信和尊严。

    这并非对导演意图的过度诠释。因为同样是这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在1994年再次拍摄了一部留名影视、却让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恨得牙痒痒的电影《阿甘正传》。这一次,甚至无需借助穿越,导演就让阿甘重新修复了美国充满创伤的历史。

    阿甘经历了越战、经历了民权运动、经历了水门事件。但阿甘一直相信着他母亲,那个老一辈美国人所信奉的价值观,并将这种世界观坚持到底。靠着这种价值观,阿甘获得了成功,他感化了那个被炸断双腿的越战老兵,也感动了珍妮。

    他始终爱着那个反叛的珍妮,而珍妮,在经历了整个60年代、70年代的喧嚣和对抗后,也终于被阿甘所感化,与社会,以及那种中产阶级关于家庭伦理的价值观,达成了和解(最后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这部发表于1986年、用于嘲笑里根所谓的美国精神的讽刺小说,就这样在泽米吉斯的处理下,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历史的创伤在这一刻才被真正修复,我们所有观众,借着阿甘那双善良的眼睛重新回顾了60年代和70年代,并且,重新与美国、与上帝、与美国的精神达成了和解。

    (PS:最后,我还有个感觉,我总觉得《回到未来》里的那个反派比夫,他的造型很像尼克松,这个被认为是造成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分裂和信仰崩溃的人。当然,这是我自己觉得的,没什么根据。)

     4 ) 只有人性的才是未来的

    前段时间,在电视里看到《回到未来》的系列节目。电影频道很有才的,非常喜欢看它们做的节目,虽然我是个不太看电视电影等一切有真人在里面动的东西,但不得不承认,影象甚至改变了文字叙述的方式,所以碰到评论和介绍节目还是蛮喜欢看的。

    90年代拍的《回到未来》第二第三部,其中有关于未来的场景。90年代初我才十岁,从十岁开始忽忽悠地随着岁月飘荡向前,时代和自己一起改变和成长,所以并没觉得有什么,但回过头看看90年代别人想象的未来,真的还蛮感慨的。

    大部分对未来的想象,第一改善的必然是交通工具,不管是气垫飞船还是磁悬浮列车,对于空间的征服手段是放在第一位的。但看看2007年的现在,交通堵塞仍然没有好转,汽车还是老样子靠四个轮子和贵得要死的汽油开动,唯一称得上科技变革的只有考驾照时有所感觉(我恨高科技= =+)。

    其次改善的建筑外观,流线型闪闪发亮的金属世界,是大部分科幻小说对于未来最直观的视觉想象,但现在炒得火热的却是环保型绿色住宅。

    谈完住行,接下来当然是衣食,紧身衣和胶囊型食品不知为何特别受欢迎,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人类貌似没有趋势要在百年内放弃亲自用舌头品尝美食的乐趣,也绝对不赞同冷冰冰没有温度感的银色未来系服饰。

    回顾了一下90年代的人对21世纪的想象,再比较一下现在的趋势,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事。

    那些对未来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是以“速度”为核心的,更方便的交通,更简单的服饰和食品以节省大量选购的制作的时间,以至未来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个容不下休闲也没有人情味的效率世界。但社会的核心还是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却还是血肉之躯读着过去人写的书,信乱七八糟的宗教,把时间花在摆弄一棵仙人掌上,或者着迷地看着窗外的云彩发呆。

    结果,那些通过科技省下来的时间和钱,都涌入了娱乐业。这也是过去的未来想象没有料到的一点。

    游戏业、动漫业、影视业发展迅猛,在开发媒介和内容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它深入而细致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我每天上鲜果查看订阅的博客,去豆瓣看看大家推荐的书和电影,用淘宝买东西,碰到搞不清楚的问题,第一时间上百度搜索。猛然回首,我的咨讯获取和人际关系,竟然全都来自网络。这可说是未来给人最大的意外吧。

    仿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造句——“只有人性的才是未来的”,笑~

    在科技满足了大部分生理需求后,我们急需艺术来填补落后的审美。
    结合最近读的一本《设计中的设计》,我顷刻清楚地意识到,现在驱动我购买的,是一种审美上的倾向。

    同样一本书,一张CD,我可以为了封面和排版或者一首歌的名字而冲动购买。甚至,为了容器设计上深得我心而特别关注某个品牌的化妆品。

    “买椟还珠”的购买心理机制正在显山露水,当然,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也产生了新的意义内涵,买椟还珠并不意味着一场空的销售结果,在“椟”这个概念里,其实已经完整地包括了一次用金钱确认的审美认同。

    我们都乐意为一次一见倾心买单,通过这种购买行为来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为自己的内在确定物质外延。因为审美是一种内在机制,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塑造自己的心理需求,为了让这种内在成为一种可视的外在存在,所以需要用“购买”这个行为来表达。

    所以说,设计是一种沟通,为了让消费者认同,设计就必须采取消费者能够读懂的设计语言,通过映射、比喻、类比等手法不知不觉地调动消费者以往的审美经验和记忆片段,让他们自觉这种设计是属于他的,那他就会购买。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更加个性而丰富多彩的吧~

    最后一个细节:当主角进入未来酒吧看到N个24寸球面电视机叠在一起做背景墙时,他震撼了,我笑了(这个情节可看下面的视频)。

     5 ) 第一部蛮有趣味

    80年代的作品,据说当时很卖座。
     
    一看名字就是时光旅行题材的科幻片。本片算是其中逻辑基本清楚的一部,由于时光旅行造成的改变历史从而影响未来,所以这个逻辑一直很难弄清楚。本片中也有一些逻辑缺陷,但基本不影响观赏。
     
    其中第一部很是蛮有趣味的,也充满了情愫,看了就让人想看续集。但是第二部和第三部有点偏重于让其自圆其说,而忽略了剧情的观赏性。
     
    作为娱乐,看看无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6 ) 时间旅行导致熵增加,以及时间旅行之不可能性的扯蛋

    Marty坐着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无意中改变了当前自己的家庭,让原本懦弱的父亲变成了强人。布朗博士从30年后的未来回来之后,时间快车的装备全面升级。
    如果未来真的可以时间旅行了,人们就将为自己的过去负责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为未来负责的观念,当前的努力是为了有个好未来。但时空穿梭成为现实之后,如果你不满你的当前状态,或者曾经有遗憾,就可以向Marty那样回到过去做点什么来改变当前的生活。如果你当前活得不好,或者过去活得不好,那是你当前没做好,没有回到过去让自己的过去和当前生活过得更好。

    当然,为自己的过去负责,这里会引出几个问题。一是可能性。二是自洽性。

    即便回到过去,你无法精确预见你对过去所做的改变会对你当前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所以还是无法对过去负责。即使时间旅行能够实现,但对整个世界演化(甚至对个人生活的演化)的解析推导或是数值模拟基本不可能——这显然极度复杂,极度混沌,极度非线性,或许可以做统计分析,进行热力学研究——尤其是当每个人都可以做时间旅行的时候。既然无法预见,那么就无从谈论负责。

    另一个是逻辑问题。Marty从过去回来之后,自己的家庭状态就变了。那么这两者是如何接上的呢,即他对以前生活的记忆和他改变以后的家庭历史。旧时空以及旧时空里的家人和他都不复存在了吗?或许可以这样解释:
      1.单世界论。时空穿梭只是加剧了这个世界的非线性演化,形成时空断层,使得突变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于是这个世界更加无法预知。但这种解释似乎很唯心,因为这似乎只对时空旅行者本人眼中的世界适用。Marty可以这样解释它的世界,而对于Marty的家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旧时空中的还是新时空中的那样呢?不过这个矛盾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之后,世界变得“超”非线性。Marty家人的历史是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也是做了时间旅行的。
    上面的解释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时空旅行是可能的,那么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会出现时空旅行。如果这个世界变得“超”非线性,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从一开始就“超”非线性。而我们当前的时间不是这样的。我们还没见过时空旅行者,我们的简单逻辑还适用。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不可能有时空旅行。
    2.多宇宙论和熵。
    不拘泥于单宇宙论的话,那么时空旅行实际上证实了多宇宙论,因为时空旅行实际上就是平行宇宙间穿梭的方式。Marty穿梭前是在旧宇宙,穿梭后到了新宇宙。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没有做穿梭的Marty,和一个做了穿梭的Marty,分别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如果以时间为纵坐标,宇宙编号为横坐标,那么穿梭者的生活是曲线,未穿梭者的生活是竖线。但是基于单宇宙论中类似的考虑,存在时空穿梭的这些平行宇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宇宙群,而穿梭也只是在群内实现,穿不出这群宇宙之外。同样,很不幸,我们的宇宙不在这个混乱的宇宙群内,因为我们当前不能做穿梭。
    从统计的角度,如果任何可能性,任何偶然事件都会在对应于该概率数目个宇宙中得以实现,那么存在时空旅行的宇宙应该是熵最大的。这个宇宙群中,不需要时间之矢做约束条件。
    在多宇宙论的框架下,我们生活中总结出的规律(不必精确到物理定律),比如努力奋斗就会有好结果,实际上都是多宇宙中的统计规律,是热力学定律。虽然我们只生活在其中的某一个宇宙中,我们仍可以借助于平稳随机过程之类的假设来在单宇宙中做多宇宙统计。

     短评

    特别的时间旅行,亲情爱情相交织,也造就了主人公的成长。

    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尽管对时间旅行的相关概念的处理还是不够细致,但其实《回到未来》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想象关于成长的喜剧片,科幻则是一件绚丽的外衣,里面好多呼应的桥段,关于穿越的段子,平衡感真是奇佳。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时空穿越鼻祖,无数后来者临摹效仿的教科书。每次看泽米吉斯的剧本,就像是菲尔德剧作法的满分答卷,开头过程结尾,如何抓矛盾性,埋细节,控制节奏,尤其是高潮处华丽流畅的双线设置,三十年后看来依旧激动人心。从社会学角度,本片亦可当作美国社会半世纪缩影。可叹,人生如白驹过隙。

    1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就……很一般的故事啊,大概重要意义在于在那个时代的genre突破吧。叙述就是一般青春片的水平,1960s的电影就已经做得比这好太多了啊。另外主角大概是那个年代的小鲜肉,想想看他在傲骨贤妻里的样子,真为现在的流量小生30年后变成啥担心。

    16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还行

    超赞的融合个人情感与科学理性的经典科幻喜剧片,毫不过时。ps:制片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娱乐电影!一部喜剧片能看得我热血沸腾,就差泪飙了!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可以载入教科书般的经典,永远不要错过这部人类电影历史上最伟大、积极、向上、幻想、搞笑的杰作!

    20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开时光旅行之先河,80年代真适合怀旧...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人家85年就穿着Calvin Klein穿越了,我现在想买一件还得攒半天钱。泡老妈的情节确定不是向弗洛伊德致敬?弗洛伊德在好莱坞果然是烂大街。55年好像是个很让美国人怀念的时代,印象中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讲的也是那个年代的事情,年轻人那会儿可真高兴。

    27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你为什么叫我Calvin?”“你的内裤上不是写着Calvin Klein嘛。”笑死我了……这片子虽然有不少硬伤,剧情现在看来也有点老套,但仍然可称为经典!

    30分钟前
    • 猎隼
    • 推荐

    史上最佳植入广告,淡紫色的CK内裤!哈哈哈!从时间旅行的角度来说有点东西可能说不通,不过不影响整个故事很完整很欢乐啊,哈哈哈,有意思~~那个时候的电影,节奏真的很快啊

    3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第一部是“老爸老妈的罗曼史”,在炫酷的科幻穿越外壳下讲的是“我帮老爸追老妈”的温馨故事。仅用32个特效镜头打造出一代科幻经典,1985美国年度票房冠军,2007年入列美国国会图书馆。

    3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从后来很多的片子中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子~~

    4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你为什么叫我Calvin?”“你的内裤上不是写着Calvin Klein嘛。”虽然在现在这个年代来看这部电影会发现不少硬伤,也因为太多电影的模仿以至于少了很多惊喜。但在那样的年代里这样的电影的出现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不可畏不经典。★★★★

    47分钟前
    • Q。
    • 推荐

    小时候看过但真没啥印象,终于找时间重刷,发现没留下印象是很讲道理的,我不可能喜欢这个故事。剧本工整,但太工整了,以致时代印记过于浓厚,非常讨厌里边处理女性和反派的方式,80年代的商业大片里已经有很厉害的女孩子和反派角色了,这个不行。被霸凌奴役一辈子的“好人”报复的方式是同态霸凌奴役回去,emmmmmmm

    52分钟前
    • 还行

    好家伙,看马丁扮外星人逼自己的爸追自己的妈。笑死我了,哈哈哈。

    54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力荐

    经典三部曲,一般续集都有狗尾续貂之嫌,但这套三部曲~~绝对堪称经典,而且中间穿插的各种空间时间理论通俗易懂~

    56分钟前
    • 青墨@妖孽样
    • 力荐

    我是当作Rick and Morty的真人版看的。

    59分钟前
    • 王食欲
    • 推荐

    回到过去,改变未来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三部曲电影,最开始上映于1985年,可谓穿越时空类电影的鼻祖,很经典,也很好看。布朗博士在一次试验中发明的时光机器时,不料在实验过程中博士被歹徒杀害了,博士的好友马丁慌乱中架着时光机逃跑,回到了30年前的1955年。马丁在那个时代找到了30年前的布朗博士,一起计划如何返回未来。影片虽然没有什么大制作的特技,但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剧情都很到位,布朗博士的形象令人难忘。三部曲的时间是长了一点,但内容是贯穿的,可以一气呵成的看下去。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另类的励志片,宣扬的主题是,没有人的未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1小时前
    • 月光博客
    • 推荐

    惊叹85年能拍出这样有意思的电影,经典!但也没好到,像身边看过的朋友们所说:为之欣喜若狂的地步……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