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公司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0

    主演:内详 

    导演:任学安,刘军卫,李晋雄,程乐平,李宁,张旭,王晓峰,裔欣 

    猜你喜欢

     剧照

    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1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2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3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4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5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6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16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17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18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19公司的力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片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公司的力量》一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   第一集   公司!公司!   第二集   市场无限   第三集   猎富时代   第四集   进步之痛   第五集   危机时刻   第六集   谁执权杖   第七集   各领风骚   第八集   创新先锋   第九集   本...

     长篇影评

     1 ) 个人备注

    罗纳德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日本创业者商学院院长大前研一。亨利普尔制衣公司。联合利华是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面在特定人群中募集资金,荷兰东印度公司面向所有市民发行股票,它实际上成了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最高时,它的投资总额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10倍。曼哈顿岛叫新阿姆斯特丹。银行家一般较保守。约翰·劳认识到,股市的繁荣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他是法国人。南海公司泡沫。牛顿赔了2万英镑。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原来的型号已经能干100人的活了,博尔顿——瓦特公司推出蒸汽机4天之后,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克莱斯勒公司是英国的。世界上第一条由公司开通的公共铁路在英国。索尔泰尔镇是工业革命遗址。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对美国独立战争影响很大。美国企业家杂志引用《常识》中“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自豪的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范德比尔特68岁转行,从航运业到铁路业。利文斯顿是纽约州的第一位大法官,曾主持过华盛顿总统的就职仪式。范德比尔特只受过一点教育,他打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业官司。富兰克林编著的《穷人理查德年鉴》不提上帝,提及财富的各种。(君子不言利)。他说,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没修一条铁路,但他带来了铁路网。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移民家庭的长子,从16岁起记账了一辈子,他建立的标准石油托拉斯。他没有意识到垄断破坏了市场公平。卡内基送给新教徒(不喝酒)的他一瓶红葡萄酒,与之合作。钢铁大王卡内基是苏格兰移民,由于家庭贫困,他基本没上过学,最大的愿望就是35岁退休,然后去剑桥大学读书。他33岁辞职,用所有的钱去英国购买炼钢设备。和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而不是战斗是卡内基一生信奉的常识。“这里躺着的人善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刻在了卡内基的墓碑上。在半年之内,维尔纳·西门子的父母双双过世,他毕业于柏林炮兵学院。他发明了电镀技术。他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德国,人们把商人变成贵族。专门揭发丑闻的期刊《麦克卢尔》。可口可乐诞生在亚特兰大,百货王希尔斯公司,乔治·伊斯曼研制出了第一架自动照相机。芝加哥的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制。赫尔曼镇是美国第一个标准化的公司镇。乔治·普尔曼是火车卧铺车厢的发明者。普尔曼开始是个木工。利维坦是圣经中冷漠、没有人性的怪物。失业甚至被看作为有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可以把工资放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北大历史学教授钱承旦。克劳伦斯·丹诺是维护工人利益的著名律师。政府建立的对话协商机制。上层的贪婪和下层的暴力从两方面威胁国家。当再有不再只是观念价值,被确立为制度价值、法律价值之后,它才值得被尊崇和坚守。贪婪需要恐惧来平衡。曼哈顿的大火146个工人被烧死。皮尔庞特·摩根拯救的1907年经济危机,它扮演了最后的贷款人的角色。华尔街交融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产生了一种新模式。老摩根的儿子杰克·摩根1929年只把股市反弹了一个下午。注入的资金白流,这就是1930年3000多家银行倒闭的原因。总共400万人失业。公司这个财富的创造者不是个好的财富分配者。1929年危机,美联储没有采取行动。胡佛政府制定新关税法,加税,其他国家开始报复,形成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崩溃。混合经济模式是对市场经济模式的一次重要修正。凯恩斯创建干预市场经济的学说。1933年迪斯尼公司上映三只小猪,主题曲《我不怕大灰狼》。克虏伯乐于接受政治性指标,他办公室里挂着希特勒的肖像。福特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5美元元的高工资。市场可以有效的筛选出强者,但无法保护弱者。荷美尔公司的午餐肉。斯隆是通用汽车总裁,他被比的·德鲁克成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威廉·利华买下联合非洲公司,却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钱德勒致力于美国企业史研究。涩泽荣一是日本现代企业之父。福泽谕吉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庆应大学,日本人常说,公司在庆应。正所谓公益即私利,私利能生公益。他著书《论语与算盘》,成为当时日本企业界的圣经。东京瓦斯局,大阪纺织厂,东京帽子株式会社,浅野水泥公司。日本丰田公司安东绳,任何员工发现问题立即可拉动,以防止次品流入下一工序,他们成为被重视的人。日本企业的成功是因为在组织中重新发现了人。1966年,松下幸之助竞争机制取传统的年功序列制,他认为这建立了理想薪金制度。1981年,威廉·大内第一次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局限性。日本首先以人为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它的国民,这将镌刻在本国公司的文化中,将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晶体管诞生的贝尔实验室是当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研发部门,它的前身是贝尔电话公司,如今它属于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的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品阿司匹林,它是一家刚经营了30多年的颜料企业,它有做实验的传统。阿司匹林被人们成为世纪之药。专利者利用公司组织资源。尼龙作为二战中降落伞的材料。贝尔实验室发明的词R&D(研究与开发)。索尼公司中研究晶体管有出色表现的江崎玲於奈因此成为日本第一位公司出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早一个月前,美国便将便携式收音机投放于市场,因为专利没属于索尼公司。仙童公司、因特尔公司是从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分出来的。硅谷人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失败是一种值得彰显的资历,那表明你曾经尝试过奋斗。通产省是日本公司的代名词。风险投资让美国硅谷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法财富。风险投资者往往是贪婪的资本家。《贝赫——多尔法案》创造了美国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其中规定,联邦政府为大学提供科研经费,研发成果由大学拥有,但交换条件是所有的大学必须答应要尽量把这些能够研发的成果商品化,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交给民间的公司,私人的企业。在这个年代,创新的义务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穆尔蒂创造了印孚瑟斯公司,它是个软件公司。印度的拉奥开始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公班衙就是公司的意思。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盛宣怀几乎参与了晚清所有国营公司的创办,官督商办对清朝工商企业的创办起到了推动作用。郑观应是盛宣怀的好友,写《盛世危言》。状元张謇弃官从商,他自称舍身喂虎,一生创办180个企业。

     2 ) 公司的力量还是资本的力量?

    我一向迟钝,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已经快热过,我前几天才看了一集,昨天晚上又看了一集。第一次看的是关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调控,开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昨天晚上的一集是讲跨国公司的问题。
        我的专业是公司法,所以当初对这个纪录片没有太多关注。昨天看了一下之后,我才肃然起敬。片子拍得非常好,生动而有说服力。但我不免要问,究竟是公司的力量还是资本的力量?
        下面一段话摘自同名书《公司的力量》第10章“地球无疆”,也就是昨天晚上看的第10集:
        公司向往每一个市场,奔赴每一个市场,连接每一个市场。
        近几十年来,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一如既往的力量,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今天,当我们从公司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全球版图可以用另外的线条来勾勒,国与国的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重新定义。
        试试看,如果将这里面的“公司”,用“资本”来代替,是不是也很贴切呢?
        资本向往每一个市场,奔赴每一个市场,连接每一个市场。
        近几十年来,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一如既往的力量,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今天,当我们从资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全球版图可以用另外的线条来勾勒,国与国的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重新定义。
        于是,根本就不是什么公司的力量,公司只是资本的组织形式而已。真正的力量是资本。公司和资本就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最早的商人,是以商个人的形式出现的,人本身就是从事商业的主体。而到了后来,几个商人开始合伙兴办企业,共同拥有、共同经营,这就是商合伙。单个商人的力量被加强了。但是,此时的商人仍然要自食其力,也就是亲自经营商业。商人之间以合伙的形式的联合,也只是人之间的联合。再到后来,著名的“有限责任”的出现,人的因素就可以引退了。人之间的联合就变成了资本之间的联合。这也是人合企业向资合企业的转变。资本开始聚积,商人从个体的自然人,变成了公司。公司聚积了资本,资本开始可以独自发挥其强大的力量。公司的基本特征就是它是由股份构成的,也就是它是由资本构成的。法律上的认可,使得资本能够越聚越多。于是,股东成为资本(股份)的拥有者,管理层成为了实际上经营商业的人。于是,钱可以生钱就成了资本主义不灭的真理和唯一推动的力量。
        其实,回顾一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话,我们也许更加清醒:“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生产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就像金和银本身不是货币一样。它是社会某一部分人所垄断的生产资料,是同活劳动力相对立而独立化的这种劳动力的产品和活动条件,通过这种对立在资本上被人格化了。”(《资本论》第三卷)
        当资本聚积到相当大的程度,这种不再仅仅是物、货币的代表一定生产关系,当然是在法权的认可下的生产关系,就开始具有了无人可以束缚的力量。资本——仍然不仅仅是货币,还包括它本身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开始超出国界去发展,去任意地获取利润。
        当一切都要向资本低头,当资本这条巨龙没有任何人可以束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不必在乎它是姓“国”还是姓“民”,只要它是资本,本身就有强大的力量。“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第一卷)
       

     3 ) 扫盲级别的内容堆砌之作

      
        先是在电视上偶尔看了半集,发现内容比较充实的,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在讲外国以前碰到的问题时,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所在。在脑子里留了意了,于是就下载了从第一集开始耐心的看。

        可是吧,越看越觉得,这部纪录片的套路还真像大学里水水的教科书,总要从历史的沿革说起,然后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最后列一个长长的参考书目,署上大名,好像原创一样神气。开篇讲到铁路公司推进了世界标准时间的采用,人类用最近0.01%的时间创造了比以前时间总和还要多得多的财富,这都是公司力量的缘故云云。而真正推动历史的不是科技、不是资本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大学水水的教科书里教的),公司这个上层建筑、形而上的存在本身是不具备这种力量的。好了,第一集就掉进逻辑的圈套了。

      这部作品的目标受众可能只是普通百姓吧。所谓的专家、学者纷纷登场,说了许多话。或者说导演把专家学者说的许多话里的几句,按照导演心中的顺序,罗列堆砌起来。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既然请了这么多专家学者,就应该以记者提问、专家学者回答的问答形式来表现,不然谁知道专家学者说的话的上下文,是不是被断章取义了,是不是在什么别的场合说什么别的事情,而被导演借用了。那个谁,中田英寿不就是不接受非电视直播的采访么,防的就是这招。还有一个问题,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之间相辅相成,异口同声,为什么没有不同观点、不同思考角度的碰撞,就像安排好读台词一样,可信度大打折扣的。并没有分析、没有演进、没有结论、没有对思考的启发,就是一些简单的事实。扯一句远的,大学里的水水的教课书就是这么回事。我们的中小学生就会考试,大学生就知道事实。这有什么用啊。

      片子的很大篇幅用来讲历史上几百年前的事情,在讲外国的事情。忘记是很后面的哪一集,还在讲日本19世纪的事情。怎么说呢,只能用两个词,beating around the bush&cliche。耐心的继续看下去,看到中国的公司了,旧时代的公司都是悲哀的,新时代的公司都是歌颂的,这里言简意赅,语气相当CCTV。新时代的风云演变,一笔带过。比起这个,《激荡30年》,同样是事实的罗列,学者、专家的评论,那有条理多了、见解深多了。说个题外话,要看高质量的财经节目,财经频道是指望不上了。

        反正通篇看完之后,并没有头脑澄明,豁然开朗的感觉。水、片面、过时,纪录片的大忌,该犯的都犯了,没什么可说的,顺手就从硬盘里删了。。。

     4 ) 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
    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
    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
    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
    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我要创造,
    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
    骄傲而无所畏惧。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自豪的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Entrepreneur’s Credo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ma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 … if I can,
    I seek opportunity … 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take the calculated risk;
    To dream and to build.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l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for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
    This, with God’s help, I have done
    All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n Entrepreneur.
    (Excerpt from Common Sense, written in 1776 by Thomas Paine)

     5 )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

    看完第1集的时候觉得什么鬼,中国纪录片的统一毛病,明明一两句能说完的东西,非要用上文邹邹假大空的美句子拉长篇幅。

    但是看到是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后,决定继续看下去。大国崛起的质量很可,顺便种草了他们的复兴之路,看介绍应该可以补一补我帝制终结后的空白。

    以后要吸取教训,像好多集的东西,每集过后立刻写评论,最后汇总。不然这么10集看完后再写,属实记忆线混乱了。

    第2集还不错,讲了形成公司的具体过程,以及股票是怎么来的。

    第3集,68岁的范德比尔特,当时美国最大的航运商,从航运业转行到铁路。真实年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起来的年龄和思维灵活度的年龄。这么思想不僵化且有行动力有勇气的人,真励志。

    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睡梦中逝世。他的遗物中有张小学同学合影。但这张被视若珍宝的照片中,并无他本人的身影。照片背后有个辛酸往事:儿童时代洛克菲勒很少有照相的机会,那天他十分兴奋,甚至酝酿了好几种微笑的表情,但因衣着太寒酸,在拍照的最后一刻,他被排除在了合影之外。记账是伴随洛克菲勒终生的生活工作方式。他的神话,怎么说不是因为美式自由呢。古雅典人说,承认贫穷并不是可耻之事,不努力去克服贫穷才是堕落。自由竞争,会把全社会最有能力有热情的人筛选出来。那些曾经饱受贫寒、生活在特权之外的人,获得自由后,他们迸发的创造力,让世人敬仰。卡内基也是。而且深圳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么。

    第4集,讲恩格斯和马克思对资本尖锐的批评。福特公司率先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以及提薪,并解释这种行为。

    第5集,财政造假引起危机。罗斯福总统介入市场经济,人们开始怀疑上帝之手,转而认为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中做些什么。

    第6集,为实现公司无限大和万年长,开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美国是职业经理人,德国却加上了工人的共决制,开始有工会。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问题,让经理管理股东的财产,怎么可能完全当成自己的资产打理。

    第7集,松下幸之助最初接受的经商理念,三方得利,即买方、卖方、社会得利,挣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持续挣钱。松下公司始创终身雇佣制,开始有企业文化的概念。稻盛和夫意识到,创立公司不能仅仅满足个人的梦想,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生活。这一集讲日本复制公司的形态并如何本土化,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8集,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指出,西方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认为科学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唯一有效途径,二是认为将科学应用于掠夺性技术,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有了专利法,且因有利可图鼓励了大量的科研投入,形成了科技竞争。

    第9集,公司经济形态在旧中国的历程,毫无疑问的惨,政府插手太多,专业的事并没由专业的人决断。且因贪婪而杀大户...当然,新中国很好

    第10集,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影响。

    以上是评论加摘要,知识量还算比较密集。有不好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很好。

    有和朋友讨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里,好的一面在于国家统筹调控,可以解决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生活问题,如南水北调等。而且钱多容易滋生腐败,有钱就会寻权,财阀干政。具体的例子,南山必胜客。有个问答是,法官工资也是腾讯给的吗?不用给红包,你退休之后,腾讯某子公司立刻按市场数倍的价格聘请你当法律顾问,法律上一点问题都挑不出来。

    搜了一下两者的区别,感觉现在一提金融,基本默认是市场经济。而计划经济更偏重于政治方面。

    计划经济的知识点以后慢慢补,先记一下这个概念。

     6 ) 《公司的力量》观影笔记

    第一集:公司!公司! ♣️标准时:崭新的时间观念,在此之前,各地时钟是根据太阳运行各自调整的,铁路公司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法则,为了方便火车运营,统一的铁路时刻表出现,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 ♣️公司的重要性: 全球100大经济体中,公司与国家各占半数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非国家层面诞生的。 ♣️罗马:《罗马法》中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等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让世人将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 ♣️商业契约: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和财产关系,承认立约双方有按照自己意愿处理自己财产和劳动力的自由,是商业合同的前身。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保障。 ♣️股份有限公司:其历史性跨越在于它使得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凝聚起生命个体的能力,将其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夸张来说,它缔造了现代社会) 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有限责任、投资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 ♣️公司的破坏性:公司有时会与我们所追求的某些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因为公司需要回报那些投资者。 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 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它苦恼的是,自己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 ♣️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得益于市场经济。 ♣️交易成本理论:1937年由罗纳德•科斯提出,即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当市场交易成本>公司内部管理成本时,公司产生。 ♣️重大的危机常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第二集:市场无限 经济权利不再是与政治相结合的一种特权, ♣️有限责任:由英国商人首创的工业组织新概念,一种汇集资源和资本的新方式,来同荷兰葡萄牙竞争远洋贸易 ♣️特许公司:400多年前,股份有限公司须经由国家特许才可创办,而国家机构则通过授予特权收取费用(在个体信用未建立前,缔结合约须借助国家信誉作为担保) 这一时期的公司,不仅承担着为股东创造利润的任务,更承载着为国家开疆拓土的使命 ♣️约翰•劳:建立密西西比公司,将法国在北美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权揽入怀中,继而将国债转换为股票,利用该公司解决政府的财政问题,英国也利用南海公司效仿,最后泡沫破裂,之后100多年两国未有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被准许成立。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批判了用国家力量追逐货币财富的重商主义,倡导通过平等契约来发展经济的自由贸易。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然交易,将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收入水平。 正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英国小公司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滑铁卢之战: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击败拿破仑,国家的强盛不再仅仅依赖于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经济力量的优势和经济制度的先进。(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股份有限公司由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由特权变为平等的权利,市场随之由垄断到竞争,由封闭到开放。 第三集:猎富时代 合作和自利两者结合得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公司。 德国,通过大力支持行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发展,培养行会负责人,培养技术工人,以此来提高行会里劳动力的素质。 《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详细披露了洛克菲勒如何打败一个个竞争对手,吞噬他们的资产,包括洛克菲勒的亲弟弟弗兰克。 《反托拉斯法》: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比廉价商品更重要。美国强调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 ♣️慈善:20世纪初,美国的巨富们开始在各大城市修建或资助博物馆、音乐厅、管弦乐队、大学、医院和图书馆。 当企业家的慈善成为一种反哺社会的集体行为时,便事实上地形成了对贪婪的社会平衡。 第四集:进步之痛 ♣️1886年:公司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很多日后举足轻重的大公司诞生在这一年;5月1日工人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制也是在这一年。 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世界在19世纪100年中所发生的改变远远超过此前的3000年。 ♣️1885年:世界上第一栋钢构架的大楼落成,作为城市化重要象征的摩天大厦由此进入人类历史。 ♣️普尔曼镇:美国第一座标准化的公司镇,位于芝加哥市郊,除了工厂外还建造了运动场、剧院等娱乐场所来为公司争夺优秀人才。但事实是数年间镇上冲突不断,最终爆发了一场暴力行动,西北铁路公司12万多名工人罢工,数人伤亡,工人领袖被捕。 ♣️乔治•普尔曼:普尔曼镇创建者,火车卧铺车厢的发明者。19世纪后期,普尔曼车辆风格,成为对美国工业发展成果的总称。给予工人们的待遇低下,工人委员会交涉未果,导致最后发展成流血对垒。 当美国公司逐渐拥有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不曾有过的经济力量时,它开始超越社会控制,进而开始支配社会。 利维坦:《圣经》中描述的由神创造出来的怪物,冷漠、无人性、丧失道德(“公司正在变成没有灵魂的利维坦”) 推动工业化需要的劳动力通常来自生产率提高后的农业经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这些劳动力可以流向城市),人们为了寻找就业岗位,只能接受更差的劳动环境。 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了城,面对的却是一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 工人成了活的工具,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甚至被认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可以把工资压在最低水平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开始思考和修复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疾病 在19世纪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里,社会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原因包括劳资矛盾激化和城市的突然膨胀等 ♣️克劳伦斯•丹诺:曾辞去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坚决为工人辩护 ♣️社会对话机制:伴随各种社会运动而产生,使国家加入到雇员和雇主的博弈中,并创建了救助贫困者保障贫困者生活水平的机制,比如缩短工作时间、禁止使用童工等。 ♣️社会保险: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出现了最为激烈的社会对抗,1883-1889,在宰相俾斯麦推动下,德国议会批准建立疾病保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与残疾保险等,世界首次,后其他国家逐渐效仿德国。 ♣️保证公司创造财富的动机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 贪婪需要恐惧来平衡,要医治西方工业化国家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沉疴,社会监督犹如救命的药引,法制完善则如治本之方,而同样重要的,是修复人们被欲望蒙蔽了的心灵。 ♣️1911年纽约三角女式衬衣公司大火:改变美国的一场世纪大火,146个消失的生命撼动了素来人情冷漠的金钱之都,人们重新发现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价值,实质性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性法律的制定。 ♣️亨利•福特:坚信消费经济,让生产者成为消费者,认为消费市场首先依赖于购买力,而非生产力,所以给工人的待遇很好,这在当时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他希望制造T型车的人,都能买得起T型车。) 利益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那是公司在鲁莽的青春期所得到的重要训示,因为,从长远来讲,我们要么全体上升,要么一起沉沦。 第五集:危机时刻 ♣️历次危机:1720年 英国南海泡沫 1837年 美国银行恐慌 1907年 美国金融恐慌 ♣️1929年危机刚开始时,华尔街复制老摩根在1907年的做法,注资2500万美元救市,试图制止急剧下跌和迅猛抛售。 ♣️工人工资的涨幅,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生产工业品的人也是消费它们的人,正是这些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 每过一段时间,社会就会经历一次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引起的危机。 ♣️而更糟糕的是,当生产和消费出现巨大落差时,金融市场正在脱缰飞驰。 危机刚开始时,美联储并未采取行动,因为在当时大多数美国人的意识中,市场会自动调节无需政府干预。 一连串的政策失误,银行大量倒闭,金融业的危机和资产价值的暴跌最终迅速冲击了实体经济。 ♣️胡佛总统贸易保护措施:1930年6月,为了保护美国公司,美国国会通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贸易保护法案,约1000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阻止这一法案,未能成功。 (人们在失业,行业在亏损,竞争环境恶劣,人们认为应该得到保护,而其实,获得保护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 这一法案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报复行动,所有国家都开始设置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崩溃,和通货紧缩一起加剧了大萧条。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打破了最低限度的国家正常状态,推行了使国家可以直接雇用失业者、控制农业领域的生产价格、直接创造并管理一部分经济活动等新制度。 ♣️混合经济模式:经济大萧条后,政府开始监管,对于经济运行不再是放任自由,现代经济不再是简单的市场导向经济,这是对市场经济制度的一次重要修正 ♣️约翰•凯恩斯:剑桥大学教授,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创建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学说体系,改变了此前100多年中只由市场之手调节经济运行的理念。(政府应该在经济萧条时进行投资,通货膨胀也是发展所必需的。) ♣️规定最低工资额度和提高税收的措施遭到很多重要商界人士的反对,认为政府在以一种极其不好的方式干涉市场,会增加成本,让美国公司难以竞争。 增税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减员增效,而公共支出的减少又砸碎了许多人的饭碗。 失业,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必须面对的难题,但工作岗位的提供,最终只能依赖市场的复苏。 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惹祸,带来了社会的重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矫正了无数人的绝对自由意识。 ♣️经济危机对于研发反而是有利的,这导致了市场的整合,力量较小的公司消失了,较强的公司则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安排他们的生产以及工作。(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经济危机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公司,都会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第六集:谁执权杖 ♣️管理:是公司创造并自我消费的产品(公司贡献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物质,它还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管理的新产品。) ♣️福特汽车公司:亨利•福特一人当家,管理风格非常个人化,是传统家长式的,事必躬亲,控制着大量决策而不愿放权,凭直觉做决定,既不通过调查,也不依据管理原则,效率低下,使福特公司几近破产。(其子埃德赛做了24年总裁却从未真正掌权,49岁就郁郁而终) ♣️西门子公司: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不接受任何一名异姓人加入领导层,只让自己的兄弟们协助管理公司 ♣️斯隆:毕业于MIT,第一个在实践中真正开启现代系统管理的人,被称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设计了多部门制,负责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由不同级别的经理人员共同管理公司,上层管理的职责是制定目标和战略,而不是进行日常管理或是介入每一个决策的细节。 ♣️通用汽车公司: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盈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职业经理人真正走上大公司的管理舞台,企业的命运从此超越了血缘和运气。 ♣️一个开创了公司的人,能为它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离开。 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是二等复制品。 ♣️德国共决制:双层体制,有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决策,监督委员会负责监控,其中要有工会成员(代表员工的利益)资本的所有者和劳动的供给者要合作执掌公司。 ♣️代理问题:管理人侵吞公司利益和非法政治献金等丑闻频频爆出,经营权都交到了经理人手里,却没有能够真正制衡经理人的力量,经理人的操守和经理人制度的设置不得不重新被考量。 但是,在重新寻找责任人的时候,可以挑选、可以评判、可以撤换管理者的现代公司制度,依然是迄今为止最可依赖的纠错校正系统的提供者。 第七集:各领风骚 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船场:大阪最繁华的地方,精明商人聚集,流行着三方得利的说法意思是做买卖要让买方得利、卖方得利,还要让社会得利。挣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持续地挣钱。 ♣️涩泽荣一:从欧洲引入公司的概念,被称为日本现代企业之父,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撰写了第一部介绍股份公司创办之法的指导书;从“《论语》”和“算盘”入手来为商业活动张本,改变了日本官尊民卑、重士轻商、轻商贱利、权力本位的社会价值观!!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工作,到点才能离开,引入日本后改变了日本人的时间观念,有了“迟到”一词,在此之前日本人做事很随意,总是按照自己的时间去做事。 ♣️福泽谕吉:创办庆应大学(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来传播经济思想,把经济作为学科之一,第一个走上大学讲台讲授经济学;著写了《劝学篇》来阐述经济之于立国的重要性;极力主张引入新文化,但强调需结合本国文化加以利用,不能简单地行使拿来主义。 ♣️某种意义上,掌握权力的统治者一直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决定者和引导者。 ♣️松下幸之助:放在第一位的不是股东利益,而是回报社会和国家,松下的这种使命感与涩泽荣一提出的“公益即私利”的观点一脉相承,内里充满了东方文化的家国气质。松下公司始创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日本企业的象征。 ♣️1946日本《和平宪法》:天皇只作为国家象征保留,特权和身份制被彻底废除,平等原则被明确写入;财产权不得侵犯,即让民众集中精力管好自己的事情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的日本公司,终于摆脱了此前作为国家对外扩张工具的附庸身份,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 ♣️日本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第八集:创新先锋 ♣️美国新泽西州默里山: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之后带动半导体产业成为现代工业的核心,默里山因而被认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祥地 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在公司成为研发主体前,大都是由个体做出发明,然后努力将这些发明推入市场。 ♣️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指出,西方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认为科学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唯一有限途径,二是认为将科学应用于掠夺性技术,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各国政府很早就开始保护和鼓励人们,把发明变成财产,如《专利法》 ♣️创新:公司的崛起意味着研究与开发第一次开始系统化,公司取代了个人实验室。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才是可持续的。无论是行业垄断还是技术垄断,都将破坏创新的生态环境。 公司往往带着他们的远见和计划,闯入一片已经稳定的领域,并且会彻底颠覆这片领域。很多原有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破产,这些新的公司成为市场领导者,这就是毁灭性的创造,但这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活力。 ♣️权力始终归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占有。20世纪末,科学技术已成为比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资本市场支持下的各种高科技公司不断降生,随着新生的网络公司开始取代传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随着创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权力发生了新一轮的转移。 第九集:本土雄心 ♣️官督商办:清政府对民间力量是防而不是放,不信任市场规则而信任官老爷的道德,专职政府与整个民间利益存在的天然矛盾性导致轮船招商局的私人股份最终全部被迫退出。 中国历朝历代的商业活动不可谓不繁荣,但众多经营有方、富可敌国的商帮终未能转变为现代意义的公司,因为在至高无上的君权之下,自由、平等的契约精神和法律保护下产权制度都是奢谈。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城市中的一次土改)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中,作为消费者的中国人,享受到了市场带来的丰富和便捷;作为生产者的中国人,则品尝到了市场的冷酷无情。(改革中下岗职工数千万) 虽然各自选择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都不得不历经物质与精神的痛苦,人们一面渴望已久的开放和自由,一面学习面对新的生存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被改造的不仅是民众还有政府。 数十个政府部门,有计划地从经营领域退出,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步骤。 第十集:地球无疆 ♣️跨国公司:进入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带来关于竞争游戏规则的变化,在彻底改变当地经济结构的同时,当然也会遇到抵制。 跨国公司收购本国公司:新思路、新资本和新型管理的进入,对美国经济是有益的。 改变:根据市场进行本土化,为不同地区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 注意不能出口过多具有文化特性的产品。 ♣️没有人能够断言,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种种复杂境地中的公司,最终将会走向哪里,但我们知道,历史不会回头;没有人能够预测,在财富、权力、科技、文化等等的合力作用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被激发的潜能,我们只知道,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我们不停地探索, 所有探索结束时, 都是物归初始, 都是此境初识, 他依然还在探索。

     7 ) 贪婪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这几天把《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一口气看完了,本来去年5月份看完同为央视纪录片《华尔街》之后,就想看了,可是惰性起了作用,一放就是大半年过去了,惭愧。

    这两部纪录片,内容各自有所侧重,其实都是在为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体系摇旗呐喊。

    豆瓣上对《公司的力量》这样介绍:“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对《华尔街》这样介绍:“影片以华尔街金融危机为契机,以证券市场为中心,梳理两百多年来,现代金融来龙去脉,探寻、发现资本市场兴衰与经济起伏的规律,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资本市场的实践者提供镜鉴,为大众提供关于资本市场的启示。同时,也为中国人全面理解华尔街,全面理解美国,甚至全面理解现代金融与一个国家崛起的关系,提供最有益的帮助。”

    当时看完《华尔街》,写了一点读后感,题目叫做《资本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驱动力》,现在看完了《公司的力量》,感想在上次的基础上更加清晰了:“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就不会产生资本市场(市场经济)这样一套创造和分配财富的机制;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就不会产生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助推器;当然,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也就不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崩溃;但是,没有追求金钱欲望的驱使,也就更不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社会繁荣。人类的本性(贪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驱动力,在200多年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如此。 人的贪婪和恐惧所代表的自然欲望恰恰成为推动社会的力量,这一点在过去已经被历史所证实,在将来仍然会继续。”

    《公司的力量》崇尚自由竞争,但也指出了“自由竞争只能选出强者,却无法保护弱者”。同样赞同当一次次经济危机把大量失业者推向绝境的时候,政府出面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保障,保障他们有尊严的生存。

     8 ) 风云诡谲

    1.如果独裁者知道所有问题的所有答案,那么独裁制度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但没有独裁者能做到这一点.将来也没有人能做到.

    2.因为在没有经过彻底争论之前,我们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决策意味着什么.

    3.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4.分配,制衡,传承.

    5.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赢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

    6.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是二等复制品.

    7.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8.只有公民每个人都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立国和使个人独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9.公利即私利,私利能生公益.

    10.日本公司的管理是如此微妙,含蓄和内在,以至局外人往往认为它是不存在的.日本公司首先关注人,他们认为管理要以人为本,而不以数量、利润为本.他们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倾听顾客的声音,不断考量自我价值是否有利于股东、社会、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11.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模仿碰巧成为全球企业的公司,世界需要的是创新.需要那些可以为其他地区带来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无论这样的公司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因此,不要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公司走向国际化要带着他人不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东西.

    12.无母国公司.趋势科技张伟钦:我用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创造出最好的智慧.

    13.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全球化的调控制度.

    14.公司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除了他们,别人谁还能解决呢.

     短评

    对我个人而言,震撼超过大国崛起

    5分钟前
    • 小染
    • 力荐

    很好的一部纪录片,重重的扇了中国政府一巴掌!这熊孩子,清政府时是那样就算了,现在还这样,有没有脑子,有没有记性!

    9分钟前
    • 蓝天下
    • 力荐

    其实是正在看。每晚都在看!好片子!

    13分钟前
    • 魔角之声
    • 力荐

    很有深度的纪录片,看完顿觉目光要全球化

    14分钟前
    • Leo
    • 力荐

    感觉超过《大国崛起》

    16分钟前
    • LEVEL EEE
    • 力荐

    当日本各大公司刚拼死追上美国的时候 美国就出现了新一轮的革命性创新。。。

    20分钟前
    • 鱼进锅
    • 力荐

    公司发展史,十二年后或许可以再更新再反思下了。

    2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水准是高的一塌糊涂 少那一星主要是因为央视的总体意识形态

    23分钟前
    • 暮牧
    • 推荐

    看公司,读历史

    25分钟前
    • TTTTTTTTTTTP
    • 力荐

    不比NHK差多少。

    27分钟前
    • 爱喝茶的老猫
    • 力荐

    水准很高,引人深思

    30分钟前
    • 晴耕雨读
    • 力荐

    政府在市场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34分钟前
    • 莫翱
    • 推荐

    2010-09-03 正在看!非常棒!影像版的经济学科普。

    37分钟前
    • NIC
    • 力荐

    有点儿牵强把这个世界的很多都牵扯上公司. 我们试图探索的时候,却已经被他们所包围.

    41分钟前
    • ×○×~~~
    • 力荐

    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睡梦中逝世。他的遗物中有张小学同学合影。但这张被视若珍宝的照片中,并无他本人的身影。照片背后有个辛酸往事:儿童时代洛克菲勒很少有照相的机会,那天他十分兴奋,甚至酝酿了好几种微笑的表情,但因衣着太寒酸,在拍照的最后一刻,他被排除在了合影之外。

    43分钟前
    • 甲馬甲
    • 力荐

    CCAV great job 可惜没有做高清版啊~唉~第一次看到讲洛克菲勒小学拍照的片段是在DQH的课上,当时好不容易才忍住眼泪。。。

    45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新浪視頻可以在線觀看。

    4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2012.4.27~2012.5.9:旁白明显不如大国崛起浑厚有力;以公司为核心,兼顾外延的政治、经济、战争、历史,背景深,跨度远,视野宽,格局广,很长见识;公司的不可替代性,双刃性,趋利避害性,自发性,价值发现并平衡供求。

    54分钟前
    • coolio
    • 力荐

    咱不好说“资本的力量”,就把资本换为“公司”。

    56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国家和公司的概念在模糊

    58分钟前
    • SPARK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