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马可波罗第一季

    马可波罗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4

    主演:洛伦佐·里凯尔米,本尼迪克特·王,陈冲,瑞米·许,朱珠,郑启蕙,黄经汉,阿马尔·维克德,陈琼华,尹成植,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邹兆龙,达尔文·肖,劳拉·莫兰特,布莱恩·何,Tom Wu,马赫什·扎杜,Uli Latukefu,劳伦斯·马克奥雷,张家扬 

    导演:乔阿吉姆·罗恩尼,艾斯彭·山德伯格,丹尼尔·米纳汉 

    猜你喜欢

     剧照

    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3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4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5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7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8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9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因《纸牌屋》声名鹊起的Netflix,确定涉中香艳动作宫斗片《马可波罗》首播日期确定为12月12号。讲述宋元之间的权力之争。陈冲、朱珠饰演蒙古王后/公主。《权利的游戏》导演参与拍摄,整季投资六千万美金,超过权力的游戏首季,床戏尺度也是不输权力游戏....

     长篇影评

     1 ) 看到第九集,马可波罗用亚历山大投石机献宝,实在是要吐槽不过啦

    亚历山大的投石器玩的还没李光弼十之一二的水平。
    再说了,宋朝靠什么灭的南唐!?
    各类投石机械啊!!靠"火药窑子作”,制作的“火炮,霹雳炮还有配重投石机,丢超大沥青丸子,灭的南唐啊。
    在当时蒙古人玩投石机不知道比欧陆高到哪里去了呢,是真正的不知道高哪去了,欧陆连钢铁零部件都不上的木质投石机,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元灭宋之前蒙古人人就把已经是十二连发投石机用在欧陆,制式圆形石弹,绞盘配重方式,属于世界最高水平,为啥轮得上马克去献上投石机啊......

    三国时期有个叫马均的编剧知道不?亚历山大那种150斤的石料投石机(三百磅是吹的),早在公元200年前,亚洲人就可以完成一次填装,连发八炮了,轮着让你教别人做投石机。。。。。
    直到两百年后 乌尔班火炮在君士坦丁堡诞生,蒙古的工程机械科技才略逊一筹好嘛。。。
    至于历史上襄阳城下的亦思马因制造的“回回炮”,是配重式投石机中的经典,是借鉴南宋的绞盘配重投石机发明的,对各种金属零部件要求非常严格,欧洲没有过,根本造不出来,宋以外也没有过,马克再怎么牛,也借鉴不过来啊。
    PS: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克吹牛逼说自己参与过制作回回炮,和穆斯林基督徒一起帮元制作回回炮,可以单发三百磅的石头....... 但是.....元朝有个官职,叫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忽必烈还没出生的时候,这个部门就搞出一次填装,可射八发六百斤石头的投石机了(甚至有七尺炮这种吨计算的连发绞盘投石机) 所以马克完全是吹牛啊...因为当时东方的投石机都是铁制绞盘配重的,欧洲人是直接下坠力配重的,整个欧洲都没研究这玩意的部门,马克都不懂是个啥~~
    绞盘配重就是是用绞盘靠重物下坠的势能转化动把杠杆另一头的巨石射出去,石头多重呢?襄阳城下的回回炮, 5吨起步,10吨截止,配上之前可连发的7尺机,这才是攻襄阳的真实武器啦。
    虽然这片子根本没打算拍历史片,但是有些地方实在是太扯,吐槽都没力气了。。。

    还有设定最不科学的就是那个爱摔跤的帅姐姐和她的装酷爸爸了。
    金帐汉国的那个帅可汗和他酷爱摔跤”谁和我摔跤我就和谁做爱的“的女儿天天和见面元大都见面就想玩似的,动不动就能碰面。
    编剧哥哥,这对父女住在阿斯特拉罕啊,能不能不要让别人带着一万兵马横跨经纬跑去打武昌啊....别人要从伏尔加河的尽头开始走,前半年感受西伯利亚的寒流,后半年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后在感受走啊走啊走到了湖北武昌,四大火炉啊哥哥,跑这么远,就几千人的战役??手动懵比....

    满满的西方中心论,太特么违和了这个片子,最违和的还是可以在各种杀头的氛围下搞起来,可以编排各种没有道理的习俗,而且!而且!而且除了忽必烈马可波罗,贾似道,阔阔真其他的人名字都是编的!!而且阔阔真的身份也是特么瞎写的,阔阔真的部族,卜鲁罕部是伊尔汗国不变的组成,伊尔汗国历代母系都是出卜鲁罕部,编剧你快跑出来告诉我阔阔真她家怎么咋被灭族啦,还假扮公主...阿西~~~~


    还有那个第八集还是第九集金真王子讲故事,特么的也是不吐槽不行,每一个蒙古人小时候都要丢在森林里自己打猎???我虽然是个王子我很有耐心,我躲着等啊等啊等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守到了猎物!!?? 纳尼??

    尼玛的蒙古大草原啊王子哥哥,草场啊,策马奔驰啊,你是要打猎啥啊,你是要耐心等待啥啊,一望无际啊,游牧民族啊,不是山岭部落啊,不是苏格兰高地弓箭手啊编剧哥哥。

    一脸神秘的说瞎话,还有那个襄阳,这个襄阳做的啥样啊,这么长,里面全是原始村庄,城市建设都没有,汉人最讲究“市”啦,啊咋!!怎么瞎子师傅直接去襄阳刺杀贾似道啦,为啥宋朝宫殿在襄阳啊???临安呢?首都都换啦,吕文焕赚大发了!

    还要吐槽一下那个襄阳城墙,你不说襄阳,我还以为是哈德良长城呢!!尼玛有这样的中国古城墙吗,四四方方加护城河是最低标配啊哥哥
    怎么不上点心,9000W美刀的预算花哪了?没有打仗镜头就算了,所有地方都瞎扯淡。

    说实话看第一集的时候蛮期待南宋水师的,看到襄樊门口一片农田心..心想,得!
    奢望!整个剧组都没搞清楚南宋首都在哪,四大汉国首都在哪,怎么会拍南宋水师呢....

    真是,剧组完全不做功课的,那干嘛找这个题材啊,要战争要色情要打斗要东方神秘感,拍马可波罗游诛仙不更好,青云志姊妹档,飞剑咻咻咻,打完就脱衣服打炮,肯定比这坑爹题材有意思的多。

     2 ) 被Netflix毁掉三观和历史观?你可以看新神雕侠侣平衡一下

    终于坚持到了第十集,喜爱历史,以为Netflix忠于历史的人肯定历史观和三观已经被毁了。襄樊之战在1273年结束,而菠萝是在1275年才达到元大都,整剧完全就是建立在扭曲的历史基础上。

    裸露场景感觉很别扭也完全没有必要,整部剧只需蓝公主在关键时候脱一脱露下点就可以了。

    抛开被改的乱七八糟的历史事实,很多道具倒是非常真实的还原了,比如三弓床弩(但却没有看到它发射),朴刀,手铳(虽然是在元朝中后期才出现的)。服装上基本没什么挑剔的。整部剧蒙古人生活的部分拍的蛮不错的,第十集里几个蒙古大汉围着火堆拉琴唱歌点赞。

    同样值得肯定是武打招式都是实的,少了一些虚假的吊杠轻功,用特效加强的内功等等(于妈的金庸剧里人物过招都没有肢体接触,完全只剩下特效了)。

    如果Netflix还准备拍第二季,我期待真金太子跟菠萝大人碰出基情的火花。

     3 ) 重新认识古装戏

    刷完第一季突然觉得从小到大看过的中国人拍的古装戏感觉都差不多,这部剧让我重新认识了古装戏也可以这样拍,中国古装戏的演员演来演去总是那么几个人,场景看来看去也差不多,清代戏特别多,突然出了一部老外拍的尺度这么大,演员肤色这么多的古装戏,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还挺有意思,总比看国产剧审美疲劳要好,看电影看剧从什么角度去看,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喜欢从历史还原的角度去看,有些人喜欢奔着演员题材剧情去看,还有些人就是喜欢为了吐槽而去看,我想说的是老外拍了一部从建国以来,中国人都不敢拍,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就这一句话就拖了中国国产剧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如果要深究历史 可以去考究一下古代人英语普及程度,为什么个个英语说的那么流利, 写影评要中肯,老是钻牛角尖就没多少意思了,改编就是改编,这不是纪录片,连正史都是经过帝王美化传下来的,野史也没有考究过,二者都不能全信。那这部剧拍的到底怎么样?看是要跟谁比,跟中国拍的古装戏比答案是好,制作精良,灯光,构图,色调都很讲究,非常明显的能对比出来。如果跟美剧<权利的游戏>,<斯巴达克斯>比,答案是凑合, 那还是差了一些距离,相对而言没有那么血浆到处溅的镜头,XXOO镜头也没有给特写,一般都是中景交代一下就完了,还是比较含蓄的。其实我最想吐槽中国观影人群,不过又要长篇讨论,还是留着下次吧。

     4 ) 中国观众的牢骚:是捍卫历史,还是没有看爽?

      《马可·波罗》这部美剧刚推出的时候,我在豆瓣上瞄了一眼它那低得可怜的评分,就决定不看了。即使在播出了接近一年之后,这部剧的豆瓣评分依然停留在5.9分(10分制)。当然,还要怪那副海报太具有迷惑性: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手拿宝刀的偶像派马可·波罗,穿的是一身现代时尚皮大衣——那画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内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

      也是过了好久,我无意间再次点开了《马可·波罗》的豆瓣页面,发现一片骂声之中,有一些为之平反的声音:

      “相比较国内的古装戏,还真算是良心之作。”

      “Abosolutely stunning!华裔演员在国际上存在感大增!每人都是一口标准的英音!真是够拼的!王子澳洲帅哥看过他演的 《Better Man》!布景配乐很强大!Very entertaining! 电影画面感比天朝拍史剧强多了!一天看完剩下的八集!Awesome!”

      特别是这一条:

      “虽然不是很好看,但也并没有那么差啦,可以很宽容地打三星半。这戏是拍给美国人YY的,所以没必要说什么符不符合历史之类的话题啦。”

      看到这里,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关于这部剧的口水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究竟符不符合历史”这个问题,讨论区里的许多话题,都变成了宋元历史真相大揭秘。还有一些评论者,最后要拔高一下,批评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态度,比如:

      “拍成这样表达了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一贯态度:我用我自己的文化去讲我的故事,你只是噱头。维姆·文德斯在摄影集里说自己对美国的印象:一个完全丧失了反省能力的国家,一个自恋的民族情结。”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

      参看了这部剧在IMDB上的评分之后(8.1分,10分制),我决定看一看。不得不说,我觉得这部剧相当精彩。如果不去追究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看起来流畅过瘾。老戏骨陈冲在这部剧里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饰演马可·波罗的小鲜肉演员也颇有颜值,服装、道具、室内场景都十分精美,外景也是集齐了草原、沙漠、雪山,非常壮观。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武打设计,没有过分使用轻功,而且招招凌厉,每一次亮掌、每一次格挡,都力道十足,让观者都为之紧张。而且动作设计跟角色也是相贴合的,比如,“蟋蟀宰相”贾似道使的是螳螂拳。这么精彩的武打场面,在近几年“武打特效化、特效网游化”的国产古装剧中,根本就不可能看到。

      可以说,《马克·波罗》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娱乐之作。

      然而,这部作品还是被淹没在了口水之中。可以理解的是,也许有一批习惯了收看国产历史剧的观众,冲着“马可·波罗”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头,带着对国产历史剧那样的期待,收看了这部美剧,因为审美习惯的不同,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不同观众群体本来就有不同的审美习惯,这部剧应该更适合喜欢英美剧的观众。当然,可能对于一些英美剧观众来说,这部剧也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

      有的人的观影习惯,可能要求其不能接受对历史故事的情节性改编。这也还好。然而,如果说讨论史实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上升到对历史观的评判,则成了诛心之论了。一些观众以“历史观不正确”为名,对改编历史故事的电视剧大加鞭挞,仿佛他们都是三观极正的历史专家,而历史就该定于一尊。相比之娱乐作品对于历史故事的改编,我觉得更可怕的是,人们竟然会以为存在一个所谓的客观真实的历史,并且人们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是需要重新塑造新的历史观。在我看来,这只会增加一种精英式的自恋,哪怕拥有这种自恋情绪的人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可能根本就不是精英阶层,没有真正掌握话语权。而且这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历史观,刚好跟文化审查者的思维具有同一性。有的人跟审查者一样操碎了心,以为这种三观不正的电视剧,会带跑其他观众的历史观。——我在此前做的一篇关于网络上的抗日神剧大讨论的研究中发现,不少观众以肃清“扭曲的历史观”为名,要求广电总局对抗日神剧进行清理。这听起来就很荒诞,人们似乎觉得戴在思想上的枷锁还不够沉重。

      跟抗日神剧不同的是,在《马可·波罗》这个案例里,乱编历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于是,它又多了一条民族主义式的罪名:美国人不尊重中国历史文化。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Gries P.H., 2004)曾经用《论语》里的一句话形容过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如果没有《马可·波罗》这样的作品,国内观众想必会抱怨我泱泱大国灿烂历史太少受到西方瞩目;有了《马可·波罗》,观众又开始嫌弃其美国式的阐释方式。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一句,中国的电视编剧又何曾对外国的历史发生过真正的兴趣?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又何曾能看到一部反映其他国家历史文化的影视剧作?
      
      必须看到的是,这种对于“历史观”的控诉目前仍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话语,以至于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不得不在自己的评论里加上一句“抛开历史不谈”。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豆瓣上为这部剧辩护时,夸赞其为一部“优质的娱乐作品”——言下之意是,观众当以纯粹娱乐的眼光来看待这部剧,不应该苛求其背上历史教育的包袱。但把历史和娱乐完全对立起来的思维,本身也值得怀疑。有的人看到所谓的“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如抗日神剧,其实并不以之为乐。有的人在阅读严肃的历史著作时,内心产生的激荡之情,并不亚于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所产生的快感。当前社会对于“娱乐”的定义,不免过于狭隘,而且很容易被用作抨击异见的话语武器。那些口口声声只要严肃历史不要过度娱乐的人,与其说他们是一心捍卫历史尊严,不如说他们只是尚未被戳到娱乐的G点。

     5 ) 披着东亚服装的欧洲宫廷剧

    看了马可波罗,感觉忽必烈简直就是晚年的亨利八世,整个电视剧虽然演的是蒙古的宫廷剧,其实还是演的欧洲的宫廷剧,只不过披上了东亚蒙古中国的衣着打扮,连言行举止、商议国事简直都是欧洲式的。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南宋皇帝登基不是国王加冕,没有受洗仪式。
    还有最后蒙古大军攻打襄阳简直就是简约版的1453年土耳其攻打君士坦丁堡,实在没啥新意,而且场面差远了。
    第一季看完了,我就想吐槽一下,少花点钱拍肉体,多花点心思了解东亚,不仅仅是服饰、摔跤、蒙古乐器和舞蹈。

     6 ) 马可波罗观影指南

    本周最大的动态就是:美剧马可波罗新鲜上市!~真是骂声一片啊……

    其实嘞,宫斗剧吗,咱就别太在意历史细节了。挑出与历史细节不符的地儿,这个事儿已经不少人做了,但由于实在太不符了,所以大家都有点不知道该从哪挑的感觉。

    所以,不如我们来挑点有出处的地儿吧~~~

    1、 豆瓣影评有人大呼:马可波罗怎么还出来爹了!
    额,这个是超级有谱儿的好吗。马可波罗的爹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的很清楚啊。包括传教士和圣油的情节都是符合《马可波罗游记》的。
    原著大概情节为,马可波罗的爹和叔叔出门做生意,结果各种机缘巧合来到大都见到忽必烈。忽必烈就让他们回家带100个传教士顺便拿点耶路撒冷的圣油来。因此~~
    不过原著中跟着来的是两个传教士,而且不是在大不里士,而是在地中海东岸就跑了。(如果游记中记载的是真的的话)

    2、其实一开始这部剧还真的是有好好在做。马可波罗来中国路上的各种细节都在游记中可以找到。
    马可波罗生病
    马可波罗在巴达哈伤生病长达一年,最后按照当地人的劝说登上高山,然后痊愈。
    马可波罗等人遭遇劫匪
    根据游记,马可波罗等人是在伊朗的东南部遇到劫匪,马可波罗描述这帮人被称为哈剌兀那,母亲是印度人,父亲是蒙古人。而且他们会念咒语,念完咒语漫天黑沙,跟北京雾霾破表的效果差不多,对面不见人。而且马可波罗自称被抓住,后来逃走了。所以剧里演的是一大片风暴吹来,里面影影焯焯有些劫匪的样子。
    给忽必烈讲的“如泣如诉的沙子”
    实际上是游记在讲述罗布淖尔地区时,提到沙漠中的风声仿若同伴的呼唤,因此行路之人常常迷失道路。

    3、宫廷人物
    百眼
    那位武功高强清瘦长袍的盲人百眼同志,你们以为是凭空杜撰吗?其实是马可波罗在游记里提到,攻打南宋的大将伯颜,人称有一百只眼。这是当时著名的歌谣,版本不同,大概名字叫《亡宋谣》之类,有说江南若破,百雁来过,有说亡宋者,百眼将军。指的都是伯颜。马可波罗无疑是听到了这一类传说。因此有如此记载。编剧大概就根据“百眼”这个名字创造出一位盲人高手,还蛮有想象力的。

    阔阔真
    阔阔真同学,跟伯颜一样,除了出身的氏族名字没写错,其他都不靠谱儿。但这位人物当然也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最后马可波罗送去伊朗要跟伊利汗结婚的那位呗。估计是要好好铺垫一番两人的感情,要不然为啥最后马可波罗要拼死送她呢(其实按原著是为了借此机会自己回家)?要知道海路艰险,游记中记载出发时六百人,最后平安到达的只有八个人而已(其中就有马可波罗一家子三口,这仨人命真大!)。

    忽都鲁察罕
    海都之女在剧里叫啥来着我忘了?实际上是这个名字。关于这位勇武的女子无人能敌,只愿意嫁给摔角能胜过她的人,也是在游记中有详细记载的。据说她还是《图兰朵》的原型?好吧,这更加告诉我们:看剧别谈历史……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
    这个是被骂的最凶的情节了吧。主要攻击点一:马可波罗来的时候跟阿里不哥的仗早就打完了好吗,而且阿里不哥根本没死好吗。主要攻击点二:摆成两排为啥就两个人互相戳戳就完事儿了呢!
    好吧,马可波罗其实并没有在书里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仗的事儿。他记载的是另一场战争,即忽必烈与乃颜之战。
    乃颜是忽必烈的叔父,但是这样兄弟相杀的戏剧性就没有了哇。而且知道阿里不哥的人应该比知道乃颜的人多哇。所以大概因此改成阿里不哥了呀。
    当然打乃颜也是双方混战的,不会互相戳一戳就完事儿。但是西方人都很喜欢兄弟相杀的情节哇。所以特别突出这一点。包括连亚历山大和大流士打架都要特别编出来他们俩是同什么异什么(忘了)的兄弟这回事儿来……。

    关于桑哥和阿合马,哎呀好累了算了不写他俩了。那个yusuf,好像是姚枢的样子可是因为给起了个yusuf的名字所以穿上了阿拉伯装算了也不写了。

    好吧因为我只看了三集嘛就写到这儿吧。总之不较历史的真儿也就还行嘛。关于里面那股无处不在的美国气息(尤其是默认来个蓝眼睛就处处桃花开这种完全不符合当时情境的纯yy),我的看法是,如果能接受美版《斯巴达三百勇士》、《阿育王》之类,应该就能接受《马可波罗》。因为都是穿着异族衣服的美国人演的戏:)

     短评

    融了那多钱,研究了那么多大数据,就拿出部这样的烂片?看了两集就再也不想再看了。

    7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较差

    剧情如儿戏一般

    11分钟前
    • Yurikhan
    • 还行

    今天把第一季看完了,不讲历史,感觉此剧值得一看,暴力,色情,剧情都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豆瓣那么低?

    15分钟前
    • 八点整
    • 力荐

    其实很好的

    19分钟前
    • 扎学家施耐庵
    • 力荐

    分数喷这么低,金主不拍第二季了,看你们那什么喷!我就觉得不错,黄牛,西瓜,园林,很好!

    24分钟前
    • 厦门雷少
    • 力荐

    从布景、服装和道具来看,本片投资还是不小的,制作也比较精良。虽说比不上《冰火》《斯巴达》这种神作,但也算是用心之作,只不过因为可选择的亚裔演员太少了,在角色方面拉低了本片的整体分。三星半推荐。

    27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弃了,太难看了

    28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较差

    制作还是很精良的,看的很不错,可是剧情成了眼中刺,总觉得不舒服。贾似道明明不学无术,自称抗元英雄,实则苟且议和,剧中反而是蒙古人爱好和平想签和约,贾似道成了战争疯子,一心抗元。编也就罢了,人物行为与历史完全相反,为了让蒙古伟光正,宋朝收复失地却变成了破坏和平,呵呵。

    33分钟前
    • Wico
    • 推荐

    13-14世纪欧亚大陆的历史是人类历史超级大融合的时代,那么多错综复杂的人种、宗教、文化,仅成吉思汗的子辈、孙辈就可以看很久很久,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充满遐想所以期待。蒙古的历史比元朝蒙古的历史大了去了,可惜总被所谓“爱国历史”误导。此片制作算得精良,大致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宫廷政治的肮脏与荒淫,是最稀有且真实的看点。马可波罗原著虽是监狱口述,真实性有些许水份,但不影响反映真实历史。韩裔演当时的蒙古人还是有点风骨。

    38分钟前
    • Lanlantank
    • 推荐

    这部剧在中国争议很大,大家都忙着挑刺,都觉得篡改了蒙元史。认真你们就输了,人家只是利用本来就有争议性的马可波罗这角色来演绎另一出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宫廷情色历史剧。(这部剧每集片尾曲都是Altan Urag,也是我很喜欢的蒙古乐队)

    41分钟前
    • 69.DDC
    • 推荐

    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总是有偏颇,这一部对南宋的地位定义大有问题,更不用说历史地理上的诸多错误了。个常年在好莱坞跑龙套的华人演员终于翻身做核心,忽必烈、百眼等几个演员的表演的确很给力。

    43分钟前
    • cavalry
    • 还行

    据称是史上耗资最大的美剧...先抛开史实和英文对白不说,光场景布置、人物设定、化妆服饰道具音乐都是良心制作啊!怎么评分这么低?看看开头的水墨丹青,民族配乐改编就满满好评,汉文化元素一分不少,蒙族气息扑面而来,虽然剧中女子都是脱了又脱…期待第二季!

    48分钟前
    • 尼尼尼奥
    • 推荐

    一种西方对东方世界的奇怪幻想,内核是维京蛮荒时代的那一套,凶杀、暴力和性。所以我就说了,欧洲那种小城邦机制的政治体系,是无法理解东方皇室政权的内部斗争的,因为西方的传统里大概没有厚黑、中庸、权谋这样的概念,所以只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在明面上呈现,这样很搞笑。总之,还是有意思的。

    49分钟前
    • 嗷呜
    • 还行

    作为一部网剧制作算得上精良,无奈编剧真的太糟糕了,歪果仁各种不靠谱的主观臆想,酱油男主毫无存在感

    54分钟前
    • 兮称
    • 很差

    那么多喷子害得我险些错过这部比冰与火好看的架空剧

    56分钟前
    • 瓦斯
    • 推荐

    没事闲的看了一集快进后果断弃了!!!尼玛这是啥?!!!第一集的xxoo戏份orz

    58分钟前
    • Dita
    • 很差

    在中国人已经拍出《北平无战事》的时候,美国人只能欣赏《马可波罗》这样的烂剧,可见美剧是没救了

    60分钟前
    • 张小强
    • 较差

    其实作为架空历史来看的话,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烂。这种娱乐剧,去追求什么史实本身就是脑残才对。片头的水墨设计非常精彩,各种道具布景也明显花了不少心思的。故事么。。。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不要抱成见,随便看个两集还是可以的~~个人评价:B。

    1小时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黄皮肤的人操着流利的外语一边做爱一边拉家常显的太诡异了。。。

    1小时前
    • 恶魔奶爸Sam
    • 还行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每集主题:男2男3互掐,男1泡妞。豆瓣6分,IMDb则8.4分

    1小时前
    • [己注销]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